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
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⑴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⑵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
②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请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
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这类现象成为确定性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本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以及自身的体会使学生理解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1.教具准备: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
2.创设情境:
元旦 ……此处隐藏19007个字……>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㈡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红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红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读写几分之一的数,会比较大小。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中我把“认识、读写、比较大小”确定为本课的重点。把“理解含义”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关于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力求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同时利用、图形等辅助教学。
下面,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大家。
三、教学流程
(一)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计划2分钟完成。首先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秋节吃月饼导入复习。我是这样导入的:中秋节的时候你们吃月饼了吗?今天啊,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月饼,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出示复习题)①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②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③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从而引出课题:这半块月饼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应该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分之一”。(板书、齐读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切入,既激发了兴趣,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计划用20分钟完成。
1、第一个步骤自主探究。我出示自学指导:①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②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③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④先自己看书自学,想一想,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时间3分钟)
【自学指导的设计,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过程中,我要深入其中,了解学情督促自学,为汇报作准备。
2、第二个步骤汇报交流,①我组织学生逐题汇报,并借助帮助学生理解1/2的含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说理训练,通过练说、指名说、互说等形式理解的1/2含义。
②接着引导学习读写。重点强调书写顺序,并介绍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方法。1/2读作二分之一(板书)。
③1/4、1/3的认识方法与1/2基本相同,但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1/4、1/3的含义。(我适时板书)
④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举出生活中几分之一的数,说说它的意义。【使学生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几分之一的数来表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进行小结:像1/2,1/4,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
3、第三个步骤动手操作。共设计2个操作活动:①第一个活动按要求折出一个长方形的1/5,并涂上颜色。②第二个活动拿出喜欢的图形,折出几分之一涂上颜色。
【这个环节将例1和例2的活动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
汇报时组织学生到前面边演示边汇报,并贴在黑板上,观察不同的折法,异中求同。
4、第四个步骤比较分数的大小。(5分)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比较分数大小,并总结规律:分子
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以上就是探究新知,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我采用想、说、折、比等活动强化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说来强化思路,培养思维能力。】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提高,计划10分钟完成。
我设计了3组练习题
1、看图写分数2、判断对错。3、写分数,比大小。
【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知识。】
(四)第四个环节:本课总结(2分钟完成)
【让学生谈收获,总结归纳本课的内容。】
(五)第五个环节:课堂作业(5分钟完成)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1、填一填:1/5读作()三分之一写作()
2、比大小:1/4()1/5 1/6() 1/3
最后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