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案

时间:2025-04-14 00:44:53
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与法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能力目标】

在平时生活中,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知识目标】

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难点】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PPT展示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维护我国安全的图片、驻防军队在边疆维护国家安全的图片、文艺工作者依靠艺术作品维护国家安全的图片、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国家安全的图片等。

学生观看完图片展示后进行思考:通过观看不同人群在不同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图片,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都看出了,尽管职业不同,所在的领域不同,对国家安全作出的贡献大小的不同,但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方式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国家的安全需要我们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每个个人都可以维护。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应该和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

通过PPT展示在日本侵犯我国钓鱼岛的事件的图片等。

同学们观看图片,思考一个问题:通过观看国家安全遭受侵害的图片,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

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过度:明白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我们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通过PPT展示我国军队和国民严正维护国家主权的图片、我国公民捕鱼过程中捕获大型水下机器人维护国家安全的图片。

观察图片,请同学们思考:遇到图片中类似的状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课程结束之前,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题目思考一个问题: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还包括许多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危及我们正常生活的小事件,比如,我国水资源的匮乏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国民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安全威胁,我们应该并且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安全威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己的节水意识,处处节约用水,为保护水资源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节四: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的重要知识,包括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和我们能够做什么等。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列举5个例子,以加深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四、板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情感:

1.喜爱花草树木。

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

行为:

爱护花草树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保护大自然即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负有共同的责任。

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当前为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在城市中保存适当的绿地面积,我国城市建设也开始注意安排绿地,种花、种草、种树。城市绿地的保护,要靠每一位市民参与。城市绿地的保护情况,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社会公德水平的标志。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十分重要。

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花草树木,家居附近有绿地,学校美化校园种了花、草、树木,街道公共场所有花、草、树木,家长带他们去公园更是寻求在有花、有草、有树木的优美环境里休息、游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已经知道一些花草树木对人们的好处,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受,加深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懂得花草树木是供大家欣赏的,对大家有好处,人人都要爱护。使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要克服只为自己不顾大家,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教法建议:

1.本课属于遵守公德教育,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在活动中既要突出花草树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大家的好处,还要突出体现出自己要为大家约束自己。列举的花草树木应是公共场所的,如:街心花园、学校花园、街道两旁、公园等,不宜涉及自己家种的花、树。

2.讲“花草树木是大家的好朋友”时,不必涉及过多过宽,否则容易脱离公德教育的主题。

3.为了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把有针对性的内容安排进去,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与迎接奥运、绿色奥运相联系。

4.本课是活动课,应把每一个活动组织好,对活动意图要清楚,在活动中要体现教育意图,活动后要有小结,切实达到目的。

道德与法治教案3

教学目标:

1. 认知: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护树木。⑵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 能力: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⑵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3. 德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渗透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 ……此处隐藏17017个字……

六、教师总结:人人都能学得好。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思考、提问、答疑的乐趣,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能够细心观察生活,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提问和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鼓励学生乐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常问为什么

教学难点:

懂得找答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常常会听到小朋友们不停地问“为什么”,有时候大人会耐心回答,有时候也烦不胜烦,有时候大人也未必知道!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问为什么呢?

二、问号多重要

1.播放视频《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问为什么》。

2.思考:我们该不该常问“为什么”?

3.故事屋:问号多重要。

4.小结:“问题”是的老师。想要学得好,就要多在心中画问号。

三、常问为什么

1.思考:你心中有哪些小问号?

2.朗诵《问号之歌》。

3.小石头与小米粒的日记:

(1)你是怎么看待小石头和小米粒的想法的?你和他们有同样的想法吗?

(2)你认为他们应该提问吗?为什么?

4.故事小结:在老师眼里,能提问题的学生才是爱思考的。

5.观察与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6.思考:你还对哪些见闻有所疑问吗?你平均每天会问多少个问题?

7.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思考,处处有问号。

四、懂得找答案

1.问号少年:

(1)你知道为什么后来大家都不想再回答林俊的问题吗?

(2)当你提出疑问以后,会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呢?

2.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课件出示:向别人请教、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

3.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也懂得如何寻找答案,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4.活动园:你问我答。

5.过渡语: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都非常棒,那我们在生活中能做到吗?

6.评一评:哪些你还能做到?(课件出示P18页内容)

7.名言警示。

五、教师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2、能力目标: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知识目标: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课堂流程】引入新课交流独学师生交流合作展示小结明确目标初步感知共同讨论探究点评提升

2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

 【引领独学】(独学要求:①认真预习课文38—43页教材,读懂教材,梳理知识要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②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1.长大,意味着什么?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1)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护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2)或者: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

经常对自己朋友圈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

(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探究三:教材P40-41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

(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答案提示:(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

(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总结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自我检测】:

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