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5-04-12 23:17:28
【推荐】识字教案汇总七篇

【推荐】识字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识字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集中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四、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也、长、山、出。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二、深入感知,朗读课文

1、听师范读: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

2、过度:阳光的确很美,我们看看小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

3、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

5、练习填空:阳光像,洒遍、和。

6、为什么说阳光很宝贵?

①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②能说说挖们阳光会使禾苗变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长长的锦缎呢?(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挥)课件展示图片,帮助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

③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④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7、男生齐读三、四、五自然段,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师: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8、全文朗读,学生质疑。

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金子不能使禾苗变绿,不能使小树长高。是阳光带给万物生命。)

三、熟读课文并背诵。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五、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板书设计:

像金子

阳光

比金子更宝贵

课后思考

识字教案 篇2

1、影: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

2、熊:一只能干的小黑熊,迈着四条短腿,向我走来与我玩。

3、帘:以前是挂在洞口的大毛巾,现在是挂在窗上叫窗帘,挂在门口叫门帘。

4、热: (四点水)和火有关,肉丸在火上烤,用手拿很热。

5、闲:门里站着一个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

6、盖:上面是一只没尾巴的小羊,下面是个大盘子,小羊怕羞,用碟子盖在尾巴下面。

7、煮:除了耳朵都放在火上煮了。

8、并:开心长两角。

9、坐、座、做: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

10、班:班中的两个王字表示一块玉,班字原来的意思是用刀分玉。

11、藏:草在厂上头,左边两斧头,趁字在里头,斜勾一撇一点头。

12、挺、真、很、最:一个人玩,挺快乐;两个人玩,真快乐;三个人玩,很快乐;许多人玩,最快乐。

13、戍、戌、戊、戎、戒:戍点戌横戊中空,十字横样即是戎,双十

成了戒,每字都有戈,上下各不同。

14、代、带、戴:替人办事叫做代, ……此处隐藏3212个字……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 读准本课的生字。

实施修改意见

把图上的美景描述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札记

识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9个生字。会写“寸、落、补、拔、功、助、取、所”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寸”、“障”、“彰”的读音,区别“障”、“彰”字形。

2、“补”的书写要注意是“衣字旁”,“拔”不能写成“拨”。

3、认熟生字,初步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ppt、生字卡

所用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成语的特点。

2、初读成语,交流意思。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字,区别难点字。

2、写字。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区别“拔”、“拨”的方法:

边不是“友”字加一点,其实“犮”本身就是一个字,发音跟“犬”一样,意思呢?

犮báㄅㄚˊ◎古同“拔”。◎古同“跋”,踩;踏;登。◎犬跑的样子。

可以参照《汉典》。而记住“拨”其实很简单,记住一个短语就是:拨头发。拨头发来自于射箭,一手持弓,一手拨弦,站稳马步,也就是:两足,一弓,一手拨弦。

把“犮”的发展形态画出来给学生看,那一点是怎么样变化而来的呢?就是那一短竖呀。记住“犮”是一个完整的字,弄明白来历,就不会写成“友”了。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识字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出示挂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推荐】识字教案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