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狼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教案 篇1【教学设想】
《狼》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也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我们都学过《狼与小羊》,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狼》,看看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注意: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个别同学朗读,其它同学听,评字音,停顿。
3、全班齐读。
4、结合文中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并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注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品读
1、分析狼的特点,从文中找出描写狼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 )的两狼”来回答。
贪婪、凶狠:缀行甚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小结:这么贪婪的两狼,它们想吃的不仅是骨头,还想吃什么?
(屠户。)
这么狡诈的两狼,结果有没有吃到屠户呢?
(没有。)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这个屠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析屠户的特点:
从文中找出描写屠户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 )的屠户”来回答胆怯:怎么办?
投以骨,倒装句,以骨投之。
结果呢?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个时候屠户心理怎样?
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机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具体分析,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勇敢、果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年刀毙之。
细心:转视积薪后……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小结:假如狼得到骨头后就停下来,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一开始屠户以为狼只是想吃东西,就给他骨头,当他意识到狼不仅想吃骨头时,还想吃人时,才奋起反抗,表现出他的机智与勇敢。换句话说,屠户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是被狼给“逼”出来的。
四、分析主题
1、对于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有没有进行点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
3、作者对狼特点的评价是什么?
黠。
结果呢?
顷刻两毙。
所以作者才会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言下之意是什么?
禽兽的欺骗手段并没有多少。
作者对狼的评价怎么样,是高还是低?
低。
4、狼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可作者为什么给它们这么低的就的评价?
生思考,回答。
出示文字: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些文字。结合这些文字,来回答我们刚才的问题,看看从中会有什么启发?
狼:欺压百姓的官吏。
屠户:与其斗争的百姓。
小结:看了这些文字,我们知道,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其写作背景去谈。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全文
【教学反思】
1、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2、对于这篇文章,我把狼与屠户给分开来分析,各自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整个故事被我给割裂开来,这是本次课的最大不足。
狼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在遇到事情的情况下能动脑筋,形成一般的自保常识;
2、教会小朋友简单的安全技能如:
①一个人在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②自己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品;
③当与爸爸妈妈走散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打110找警察叔叔帮忙等。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在生活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2、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能主动想办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镜子、滑石粉、篮子、青草;
3、针、线团、小羊头饰、大灰狼头饰及各种道具;
4、故事音乐背景:《菊次郎的夏天》、《always》、《ein kleines lied candee》。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手指游戏——红番茄(提高小朋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及整顿纪律)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请坐好,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大把,身上雪白,总爱叫妈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羊)我们来学一学小羊怎么叫。”
小朋友:“咩咩……咩咩……”
教师:“小朋友真棒。今天呀,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狼与七只小羊》。”
2、主题
教师生动形象、清楚地讲述一遍《狼与七只小羊》的故事。
从前有只漂亮的羊妈妈。她生了(请小朋友伸出小手一起数到七)七只小羊,小羊们长得非常的可爱!而且他们还很勇敢很聪明……大灰狼淹死了,它们高兴的欢呼了起来……(故事结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复述一遍故事。
教师: ……此处隐藏5857个字……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当堂测试
一词多义:
1.止 2.以
①止有剩骨: ①投以骨:
②一狼得骨止: ②以刀劈狼首:
③止露尻尾: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止增笑耳: ④盖以诱敌:
3.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一狼洞其中: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屠自后断其股:
⑤其一犬坐于前
4.之
①复投之:
②久之:
③数刀毙之:
四、有关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五、作业:
1.请结合课文展开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白话文.课本剧.小品等。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
2.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以“我要为狼辩护”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任选其一完成)
狼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感受轻松、流畅与紧张沉闷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想象音乐所表述的简单情节。
2.尝试用动作、绘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电脑、光盘、各种绘画工具、鼓钗及小铃、手串铃等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音乐
1.完整欣赏x2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曲子。
(2)听清了吗?
让我们再来听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在位置做做动作等会儿告诉我们听到什么。
2.分段
(1)这首曲子听上去感受是不是都一样来。
(2)这样的音乐可以分几段呢?
3.看曲式图
老师听出来和你们一样,我还听着音乐画了张图,看 看图上是不是跟你们一样也是三段呢?让我们跟着画 画。
4.为曲式图添色。
刚才我画的很急,这幅图都是用黑颜色画的怎样可以让曲式图更漂亮呢,让我们再听一次,你想怎么配,为什么?
二、分段欣赏理解。
1、欣赏A段音乐──第一段
(1)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为曲式图配了许多颜色,其实这首曲子内容就跟你们想到的颜色一样丰富,假如你们仔细听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先来听第一段听听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到那儿,在那里你会看到些什么,也可以做动作,可以把听看到的东西、动作表演。
(3)想跟着音乐站起来试试吗?
2、欣赏B段紧张沉闷的音乐。
(1)感受动作。
(2)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这段音乐里会发生什么事,你也可以用动作来试试看。
(3)你听到这段音乐发生什么,请你到上现来学学。
3、配乐器。
(1)这段音乐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紧张很恐怖?怎样让我段音乐听上去更丰富呢?
(2)我们听着音乐用手来试。
(3)你们想怎么画,用些什么乐器,请你在下面学学用一下这乐器的动作也可以学学他的声音
(4)你是那里用鼓那里用钗。
(5)乐器我们配好了,那么谁来用鼓和钗呢?试试音乐听起来是不是更紧张。
4、欣赏第A段──第三段
(1)我们看图,接下来一段和那段一样的呢?又和第一段一样,这段音乐又恢复到很欢快愉快的第一段,这时又会发生什么事,
(2)小动物刚才在第一段你们给第二段音乐配上鼓和钗,使这个音乐更紧张可怕,那么假如我为第三段音乐配乐器,你会用什么小乐器。
三、整体表现。
1、用故事语言表述音乐情节。
(1)我们把三段都听完了,在不同的音乐发生不一样的事,把这些边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音乐,你能试着跟着音乐讲讲吗?
2、尝试用游戏表述音乐情节。
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呢?让我们试试看。
四、了解曲名观看光盘。
刚才我们编了又表演3个有趣的故事,其实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俄国作曲孔普写释写的交响音乐中,的一段,有一位歆浓用这首曲子也表述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彼得与狼想看看,他是怎么讲的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狼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性质,初步学会做游戏。
2、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兔跳兔宝宝们,今天天气多好啊,妈妈要带上宝宝们去游玩啦!跟着妈妈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出发吧!(念儿歌2遍: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树林里,竖起耳朵仔细听,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嘿呀,小心狼来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啊!我们到了,宝宝们,森林美丽吗?(出示大森林图片)
2、妈妈把刚才念的儿歌编成了一首歌曲呢!宝宝想不想听?
3、妈妈清唱一遍,宝宝竖着耳朵仔细听妈妈是怎样唱的。
4、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在座位上唱2遍(可以配上动作)。
5、在草地上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幼儿即兴随机做动作)。
6、宝宝,听!什么音乐?谁要来了?(弹奏2句狼的音乐)
7、狼的音乐听上去是快的还是慢的?是粗的还是细的?(让幼儿感知狼的可怕)
8、听着音乐学做狼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狼可怕、凶狠的样子。
三、游戏《小兔和狼》。
1、妈妈和宝宝玩《小兔和狼》的游戏,注意!当听到狼来了,宝宝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宝宝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玩游戏(2遍)。
3、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2遍。
四、启发幼儿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刚才宝宝用了逃跑、躲起来的方法对付老狼的,你还能再想想,还能用什么方法对付老狼?
五、结束部分。
宝宝们真聪明,狼啊!没捉着一只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兔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