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班中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常出现男孩与男孩玩,女孩与女孩玩,很少有异性混合玩,到了高班这个现象似乎愈加明显。学龄前儿童已经具备明显的性别意识,他们能从自己的外部特征、发型、穿着以及所喜爱的玩具中体会着自己与他人的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环境、成人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常能发现孩子之间存在着同伴群体活动中的性别排斥现象。
因此,我从孩子们的交往现象入手,以关注异性同伴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社会化认知活动,尝试通过AB选择、辩论擂台、心灵寄语、沟通交往等环节帮助孩子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学会互相欣赏,从而促进其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相互欣赏彼此的优点,接纳并喜欢异性同伴。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心型辩论记录平台(教师记录)
3.半心型访问记录资料卡(幼儿操作)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初步感受——心理测试
1.幼儿根据媒体提供的心理测试题,选择AB方阵
2.发现男女性别差异(穿着、发型、喜好等)
(趣味心理小测试将男孩女孩间表象的差异清晰的展示在幼儿眼前,开门见山的点名此次活动主题,游戏化的形式更轻松的将幼儿引领入活动中。)
二、大胆诠释,深化主题——辩论赛
1.介绍规则。
2.幼儿辩论、教师记录。
辩题:男孩女孩谁的本领大。
3.小结:互相学习,让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容纳更多的优点。
(此环节通过男孩女孩的畅所欲言,展现了各自的性别个性,并能认可自我、悦纳自我。教师的“笑脸记录法”将辩论的规则、数量融入其中,使幼儿能对自己的理由可视化。为下步活动作好铺垫。)
三、诗话评价,互相欣赏——DV寄语
1.《老师眼中的男孩女孩》
2.互动提问了解彼此的优点.。
男孩眼中的女孩
女孩眼中的男孩
(“诗话评价”体现教师角度的男孩女孩,使幼儿从成人的角度了解自己和异性同伴。并通过三维角度剖析了同伴眼中的对方,为解决难点服务。)
四、彼此了解,深华主题——了解他(她)
1.男孩女孩互相寻找一位异xxx,进行交流沟通、记录
2.点题升华
(男孩女孩彼此询问、交流,互换信息,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最终拼合成的心也将活动主题得以升华,“用心交流使生活变得更精彩!”)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理解变大变小的过程,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球感受大小的变化。同时配上音乐,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变大变小。
2、感受音乐高度和强度的不同,用肢体动作表现事物的大和小。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事物变大变小的过程。
2、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段能表现音乐高度和强度不同的音乐
2、大米、爆米花、气球。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1、教师:你觉得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2、教师: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大变小?
二、感受音乐,用动作表现大和小
1、教师出示气球。
教师:这是什么?如果我们给气球里打气,它会变成怎么样?如果我们把气球里的气慢慢放掉,它又会变成怎么样?
2、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3、师:如果你是一个气球,你会怎么变?请个别幼儿当“气球”,教师和其他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4、倾听音乐,区分不同的音乐高度和音乐强度。
教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来为气球充气,听一听哪一段音乐是在为气球打气,让它变大,哪一段音乐又是在让气球漏气,越变越小。
5、幼儿两两合作,根据音乐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三、玩玩尝尝,在游戏中感受大和小
1、教师出示大米粒。
教师:这是什么?看上去怎样?(小小的,白白的)它会变大吗?知道它变大叫什么吗?(教师出示爆米花)
2、幼儿讨论:大米是怎样变成爆米花的?
3、游戏:爆米花
幼儿扮演一粒小小的大米,用身体动作表现撒上油、糖、奶油,放进爆米花机器中旋转加热,噼噼啪啪成为爆米花。幼儿品尝爆米花。
延伸活动
教师投放各类可变大变小的游戏材料,幼儿按兴趣进行选择。如:气球、拉花、橡皮筋等。
教学反思
我准备的教具是幼儿常玩的气球、常吃的爆米花,老师一出示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我抓住了幼儿边玩边学的特点,配上音乐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气球变大变小的过程,能实现活动的目标。不足之处是音乐和动作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多次训练才行。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江南民歌《水乡歌儿多》,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意境,了解歌曲内容。
2、在使用衬词“哟罗喂”伴唱的过程中感受衬词的重复和趣味性,体验游戏互动的快乐。
3、对欣赏歌曲感兴趣,激发热爱水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音乐视频;投影仪;大图谱。
小图片、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摇船进入场地。(创设情境,放入场音乐)引导幼儿安静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师:听了这首水乡歌,感觉怎么样?
(二)进一步感受、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幼儿再次倾听欣赏,并找出相应的小图片。
师:你从歌里听到了哪些景色?
(三)认识图谱,并分段欣赏歌曲,找出衬词“哟罗喂”。
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清唱歌曲。
引导幼儿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了解“哟罗喂”所表达的含义。
(四)引导幼儿结合图谱用衬词“哟罗喂”伴唱。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看歌里面怎么唱“哟罗喂”的?(揭示“哟罗喂”图谱)引导幼儿找出“哟罗喂”的不同之处。
师:这么多的“哟罗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哪里唱的高?哪里唱的低?
教师带领幼儿单独唱衬词“哟罗喂”。
师:咦,这里打招呼怎么打?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哟罗罗喂)
4.教师示范唱歌词,指导幼儿用“哟罗喂”伴唱表演。
5.播放视频,幼儿分组参与伴唱表演。
6.欣赏第三段,并引导幼儿继续尝试唱一唱第三段中的衬词部分。
师:水乡的景色很美,水乡的人儿也很美,我们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五)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摇着小船再去找找其他美丽的景色吧,以后也把它唱进这首歌里!(边唱边做动作,摇船走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胆小鬼》这首歌曲活泼而富有童趣,曲风诙谐幽默。根据歌曲特点,首先激发兴趣,因为兴趣能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进而产生学习需要这一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把它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现实生活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中提炼歌词,进行演唱。才休止符的处理上让幼儿在空拍处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在演唱衬词时采取由老师手势提示幼儿准确地演唱衬词。最后点题,体会对胆小鬼的否定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在教师手势的提示下较准确的演唱衬词。
3、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和“胆小鬼”的否定情感,培养幼儿勇敢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图谱八张。
2、有衣服架上挂衣服帽子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他的胆子特别小。刮风打雷下雨,他都害怕。有一天晚上,他半夜里爬起来,遇到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长着四个脑袋三条腿。冬冬连忙去找爷爷,爷爷听了哈哈笑,带他去抓鬼。他们碰到衣服架,帽子掉了一大堆,妖怪却不见了。妖怪哪去了?
(幼儿回答)
继续提问:冬冬半夜起来看见的真的是妖怪吗?
幼:不是,是衣服和帽子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
1)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故事内容就是歌词)
2)小朋友讲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读一读吧!(师幼一起有节奏的读故事)
师:真棒!我们请出小手来帮帮忙吧!
(师幼一起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
师:小朋友的小手和小眼睛真能干,现在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来比一比,谁最棒?(先请女小朋友再请男小朋友)
师:我觉得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都很棒。
二、学唱歌曲,掌握休止符。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帮它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学吗?(想)先听老师来唱一唱。
(师师范)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加了点头的动作,用点头来表示空拍,空拍就是不要唱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幼一起加上点头的动作来唱)
师:那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空拍的地方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还想到了什么方法?
幼1:还可以拍手。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空拍的地方用拍手来表示。(幼儿练习)还有其他方法吗?
幼2:拍腿
师:拍腿也可以的,我们来学一学。
幼3:拍肩
师:准备,听好前奏。
幼4:跺脚
师:大家一起来。
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
师: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动作来唱,老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听一听?
(师范唱,并加入衬词)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有趣的唱法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儿回答)
师:老师在空拍的地方不再是用拍手、拍头来表示了,而是加上了衬词。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唱一唱有趣的衬词,老师来唱歌词。
师:老师觉得唱衬词很有趣也想来唱一唱,这样吧,我们交换一下,你们来唱歌词,我来唱衬词。
师指挥分组演唱:分成两组,一半幼儿起立。教师指挥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唱衬词
四、取名字
师:我们学会了唱这么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名字呢!请小朋友来帮它取名字吧。
(幼儿自由回答)
五、谈话:
不做胆小鬼,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六、律动:
不怕不怕
师:今天学会了唱这么有趣的歌曲,开不开心?(开心) 那就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随便你做什么动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小狐狸孤单和开心的.原因。
2、了解与朋友产生矛盾后的和解方法,体验友爱带来的快乐。
3、感觉故事异想天开、富有童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挂图4号。
活动过程:
设问引题提问:一只调皮的小狐狸,最近很孤单,这是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讲述故事一段至“怎样让小动物们再和自己做好朋友呢?”
提问:小狐狸对它的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朋友们被捉弄以后,怎样对待小狐狸的呢?
提问: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心里是怎么想的?
讨论:如何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幼儿依据生活经验,提出办法。(学习词语:和解)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故事“”小狐狸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好主意“至”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小动物们看到了小狐狸的枪都怎么样了?
为什么小黄狗挨了小狐狸的一枪,还说小狐狸想和大家和好呢?
为什么小动物们直嚷嚷“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出示挂图二,教师讲述故事从“小狐狸没办法了”直至结束。
小狐狸往自己的枪里装进了一颗大炮弹,朝天开了一炮,结果怎么样?
小狐狸找回自己的朋友了吗?
为什么故事中小护理打出的子弹是甜甜的?
为什么小狐狸觉得这次的笑,是真正的开心?
教师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再次感受友爱带给小狐狸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今天的这节语言课《甜甜的子弹》,小朋友在中班早期阅读中也接触过,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小狐狸的枪和炮》。
在活动中,我直接开门见山地引出主人公“小狐狸”,然后再设置悬念:“有一只调皮的小狐狸,他做了一把抢、一门炮,他想用枪和炮干什么呢?”让幼儿思考片刻后自由想象猜测,再自然而然地引出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第一小节来介绍小狐狸:小狐狸很爱作弄人……听了介绍后再向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由于没了朋友,小狐狸很难过这一故事情节而接着设置了讨论:怎么才能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呢?这个问题为了是让幼儿能够开阔思维,组织语言清楚地表达而设。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做错事情要知错就改”这一道理,贯穿活动目标。接着我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再对故事内容做出相应的提问,以便幼儿能够更好的完全掌握故事内容。最后再请小朋友讲讲你对这故事里的小狐狸有何看法。我认为开放式的提问可以拓展了幼儿的空间,孩子们说的多,讨论的多,孩子有很多奇异的提问和答案,有创意的想法我都给了鼓励。
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孩子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也上过这个绘本课,所以我提的一些问题,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没有太多的悬。在对目标定位上和难点的把握方面都欠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来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复解释提问一遍,导致话语重复变罗嗦,其实提出的问题只要我放慢速度,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孩子们大都也能懂,不必再去重复为他们做解释阐明,有些问题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为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极力的控制自己的教学用语,大胆放心地把问题抛给幼儿,去相信他们!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让自己更上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