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2 19:11:17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

备课时,在反复深入研究教材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课上我出示了自主阅读提纲:A:认真读课文,思考: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找一找,画一画B:仔细读文,陶行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知道的?C:学习了这上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一起来分享。我认真聆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与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陶先生,我也在努力地学习着陶先生,在学生中倾听着、启发着……在谈学习收获时,学生或谈蜻蜓,或谈保护动物,或讲陶先生的人格,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而我也从这节课中更好地理解了陶先生的话: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从陶先生的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

这是一个开发学生智力的有趣的故事。我首先创设一个类似情景:如何用最少的钱装满整间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有启发性。我就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让学生先参照课文提示,明确学习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开阔学生的思维。如:画出《山深藏古刹》《十里传蛙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时,要抓住“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不同的态度来学习。在表现“我”的态度时,引导学生抓住“我没好气”、“心里不高兴,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出“我”对小伙伴埋怨、责怪,对奶奶的不满。在体会奶奶的品格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奶奶的“动作”、“语言”。例如:“走”、“扶”、“揉”、“回过头说”,让学生体会出奶奶心肠好。“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让学生体会出奶奶的善良淳朴。最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以后写作文要想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或者品质时,就要学会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衣着”等来表现!为了让学生学着运用这种方法,课后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谁是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学生能仿写得不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4

自己是唱着《小燕子》长大的,《燕子》这篇课文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经过了这么多改革,它还是被留了下来,证明还是一篇经典课文,怎么教呢?当年我的老师是怎么教我的已经没有印象了!我又会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感受呢?对于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自己很重视,想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于是从字词到标点,从表达方式到生字书写我都作乐精心的准备,万事俱备只东风了。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

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如: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2、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如:在理解 “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说出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优美的诗句。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课文重点段落是写燕子飞行和憩息的两段文字,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唤起情感的共鸣,最后一自然段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蔚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远远望去这多像五线谱啊。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了?? 师:你们看,它们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正做着快乐的梦呢。你们猜猜看,它们梦到了什么呢? 学生1:它们梦到了美丽的春天,柳树绿了,桃花红了??

学生2:它们梦到了自己从南方飞到这儿时所经历的困难??

学生3:燕子宝宝梦到了,妈妈刚才是怎样教自己捉虫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

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唤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我并不抹杀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而是让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我让学生想像落在电线上休息的燕子会做怎样的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缺少的属性。”在人的智力的活动中,想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前,我在教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往往想像燕子谱的就是赞美春天的歌。而这次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多次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已学知识、联系已学课文,充分发挥想像。不难看出,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学生有书写障碍怎 ……此处隐藏9809个字……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3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围绕 “ 神奇的科技世界 ” 这个专题编排,其中《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就文章的写作来看,课文的叙述层次清楚,共两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即 “ 远 ” 、 “ 大 ” 、 “ 热 ” ;一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 “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这个句子自然连接,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本文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此类问题,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将重点放在太阳三个特点的说明方法的理解上。让同学们知道在说明事物特点、特征上我们可以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者不好懂的指示县的具体、通俗、明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对太阳特点的介绍上采取了 “ 一节一意 ” 的写法,特点明显。在教学环节上,我设计领学第一段,让同学们了解这一写作特点,找出太阳的特点 “ 远 ” ,再将第二、三段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太阳的另外两个特点,亲身感受作者的这一写作特点。

文章在第一段的写作上,开头用一个传说引入,用“其实”加以转折,导入对太阳特点“远”的介绍。在这里“其实”的转折是同学们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师提问:“大家在听老师,同学们反复朗读后,你知道这一段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么?”生:“热。”师:“为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晒得寸草不生。”师:“文章中那个地方讲的寸草不生?”生:“传说里讲的。”师:“那传说是真的么?”生:“不是。”师:“那么太阳很晒得地面寸草不生是真的么?”生:“不是。”师:“那么文章其实,太阳离我们有 1.5 亿公里远是真的么?”生:“是。”师:“那么文章是怎样从传说的介绍引出事实了呢?”这样,同学们就明确了“其实”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转折导入的作用,明确了作者在这一段要说的特点是后面科学家们研究所得的事实“远”。这个环节的设计跟备课是不同的,我没有料到这次的同学在对课文的阅读存在这么大的问题,找不到太阳的特点,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应当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可是在课后点评、研究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机智还是不够老练,这个问题的处理其实还可以更好。

在第三段提到太阳的特点“热”之后,又有同学提出太阳还有一个特点“发光”,那么,我就顺势引入对本段后面几句话的分析,提示大家认真朗读一下,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这一段文字的关键在写太阳“热”的特点。

在说明方法的介绍处理上,我仍旧以第一段为例,说明作者在写太阳的特点“远”的时候写了“ 1.5 亿公里”、“ 3500 年”这样的具体数字以增强我们大家的感性认识。在二、三段的学习上,给学生们列出了文章中用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逐句分析,合作学习,看每句话运用了那种相对应的说明方法,并相互说说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同学们自己对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就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文章的第二部分简单明确,就写了“太阳跟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引导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到“有太阳、没有太阳对我们人类产生和即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够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就足够了。

在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即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写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认识,一再能够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但在课程实施及课后点评中发现,这一要求对学生有些过高了。不如让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能锻炼一下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所执教的班级同学们对读书的认识不够,认为读书就是单纯的朗读,就是读对字音,而不能在读的基础上找到作者写作的意图,重点,动脑思考,这样的读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机械的读。还有,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的姿势也是千奇百怪。在执教过程中,我虽然及时纠正了大家的读书姿势,但是没能很好地对同学们的阅读加以引导,交给他们读的方法,显然,在注意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上与优秀教师仍存在差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

风筝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放风筝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课文中随风飘荡的各式风筝进行想象补白!再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孩子们美好的理想。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有描写“我”和小强的句子,我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时在蓝天上翱翔的情景,读出骄傲和自豪。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我采用结合“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话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结合世界,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说自己想扎一个怎样的风筝?为什么?学生能说出理想和简单的理由,教学效果很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

《燕子》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有的飞到柳枝间,还有的停留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小燕子》将孩子们带进美好的童年,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并巧用课文插图,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二、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感,彰显师生的风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习,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拟人句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积累的或是自己创编的拟人句,并分析这句子的好处,让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集中汇报交流,不仅增强了合作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春天的美好,借助具体语句来想像燕子的优美姿态,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来描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从而达到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